中国各地方灯会与民俗一瞥

2019-01-03 14:16:50

   中国元宵灯节的内涵在历朝京城得到集中的体现,在历代圣地举行的地方灯会中,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展示。中国灯文化在者城结胎成型,向全国各地延伸,在其自身的发展中,组合成为完塞的体系。这一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物种,具有浓郁的亲和性与旺盛自。生命力,在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诸多层面,留下了自己的鹾迹。灯文化的奇光异彩,烛照了华夏历史,辉映着神州大地。
   地方元宵灯会与京城比较,有自己的特色。第一,地方灯会场面规模不及京都宏阔,但因具有本地的文化特质,故其形制场面汔无定式,灵活多样,时有更迭,且各地不尽相同。第二,地方元宵炙会各种庆贺年节的活动,没有京城那样多的繁文褥节,拥有更多创自主和自由,显得更为轻快、活泼、不拘一格,以黎民百姓喜闻乐贝为宗旨。第三,地方元宵灯节的游赏娱乐活动,不及京城排场和奢华,但却更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间风情和生活信趣。第四,地方元宵灯节展示的灯品,多为就地取材,别具一格,尤显得玲珑别致,造型奇特,异彩纷呈。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巧思卓技在地方灯品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我们从地方灯会的一瞥之中,可以粗略地看到中国灯文化在各地的滋蔓、延展、律动和更新,看到在这一特定的年节时段和环境氛围中形成的种种灯会民俗活动和元宵节习俗。相沿为风。相染为俗,风俗是人类各社会集团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它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但同时又始终受到一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有些风俗会变异,有些风俗会消亡,新的风俗会产生。中国元宵节和灯会的民俗话动在地方灯会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它以世代相沿的灯会、元宵风俗为核心内容,形成了通过民众的日头、文字、音乐、舞蹈剧以及民众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的文化事象。这一文化事象在流传中有传承性、变异性的特点和导向、整合、凝聚等功能,同时也呈现出社会性、民族性、地方性、阶级性、全人类性等倾向。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和地方灯会,是同一地域的民众的思想、精神、理念、情感的一次大的解放和释放。人们无论男女、无论老幼、无论官民,都将这一年节视为最舒心、自由、欢愉的时节。在万众欢腾的节日里,传统的平时又不能逾越的障碍被排除了,宵禁亦由官方解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关系淡化了。贫富悬殊的社会地位消隐了,特别是平日男女受授不亲的鸿沟被填平了,在万人空巷,举地同欢的节日里,人人都可尽情欢悦游乐观赏,最大限度地喧泄自己的情感表述自己的心愿,共享欢乐时光。尤其是妇女,大家闺秀平时养在深闺,小家碧玉也不可随意抛头露面,只有元宵之夜,灯会之时,她们方可名正言顺地夜游观灯,这是何等难得机遇,当然倍加珍惜,决不放过,所以历代灯会上,不论是京城还是地方,观灯出游妇女尤甚。这样,元宵灯会就为男女之间的交往、交游、情爱牵线搭桥、提供了合法的场所和条件,历代流传演译的情爱故事,恰如晁冲之词《生查子》所写相逢常是,上元时节。
   地方灯会形成的风情民俗,纷繁浩杂,折射出当时当地的民众心态、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文化水准。从下文所述的各地灯会记载中,可以大致分为以下类别一、观灯游赏,官民同乐。二、歌舞、杂技、戏曲演出。三、乞福求子,祛病攘灾。四、问丰歉,占算运命。五、开设灯市,经营商贸。六、猜射灯谜,吟诗作画。七、施放烟花,鸣放鞭炮。八、合家团聚,拜祭祖坟。九、品赏元宵,节日饮食。
        
历代各类史籍、类书、志书对地方灯会均多有记载。如若蔸集成册,定是一部《地方元宵灯会大全》。我们囿于学识和篇幅的限制,仅将部分地区元宵灯会的有关史料略为辑录,以飨读者,挂一漏万,实所难免。然从这地方元宵灯会的一瞥之中,亦足可使我们感受到中国灯文化的瑰丽多姿和洋洋大观。如果将京城的元宵灯节喻为雄浑辉煌的交响乐,那地方灯会则有如明丽悠雅的轻音乐。浏览各地灯会,实犹如走进了中国民俗的大观园。
上海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地处全国大陆海岸中部长江口南岸。在唐时属华亭县,宋始设上海镇,元至元29(1292)设上海县。鸦片战争后辟为商埠,1928年设上海特别市,l930年改上海市。上海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和商贸城市,而且是全国金融、科技、文化中心之一。上海地区的传统元宵灯会是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富有特色的年节文化活动。
清末秀才,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1828--l897)在其所著《瀛蠕杂志》中,对上海元宵灯会有细腻周祥地描写
沪人放灯,每在上元节前后。剪纸镂花为七宝盖,中空可点烛,此唯沪邑有之。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数十金不惜。张秋渚《春华沪城岁事衢歌》注云灯之盛于二月者,为花神灯、又名凉伞灯。灯作伞形、六角、间有圆者,镂人物花卉,珍禽异兽。细于茧丝,缨络须带。无不精妙,皆以五色锦笺缀成,其工可谓精巧矣。出灯多者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
又或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有以蛮童装束作女子状,名目台阁,与吴中采茶灯不同。至夜箫鼓喧阗,绵亘数里,光耀桔昼,真为焰摩天上。油头半臂,遨游其间,迄无停止。月明星稀,酒阑灯炮,枣花帘内,儿女联观。虽风俗喜奢,亦足见升平气象也。
宋时所置的嘉定县,已于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在这里,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先数日卖灯,谓之灯市。灯有楮练罗帛之属,绘镂人物故事,或为花果虫鱼动植之像。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悬杂物于几,任人商揣,日灯谜,亦日弹壁灯,揣著者其物听其取去。豪家富室,则有缭丝、琉璃、鱼鱿、彩珠、明角、羊皮、夹纱、麦丝、竹缕、流苏、宝带、鳌山诸品。至期则结彩棚于衢巷,悬灯争胜。白日游观,名日看彩色;夜击锣鼓,日闹元宵。元时所置松江府,治所在今上海市松江县,昔日的松江府元宵灯会更令人炫目元夕采松榴结棚于通衢作灯市。观者嬉游或至达曙。灯有满园春,、众星捧月,、监装、鳌山诸名色,皆刻饰褚帛,或琉璃、鱼鱿、竹丝、麦秸、建珠、山东珠为之,四周悬带,剪簇彩绘,尤极精丽,一枚有直数十缗者。烟火尤盛,其制以火药实纸卷中,大小数百为一架,植巨木悬之,凡十余层,层层施机,火至药发,光怪百出,若龙蛇飞走,帘幕灯大星斗人物花果之类,灿然若神。
《瀛蠕杂志》中,对上海城隍庙元宵灯节盛景,有详尽的描写正月初旬以来,启,嬉春士女鞭丝帽影,钥韵衣杏,拔往跋来,几于踵趾相错,肩背交摩。上元之夕,罗绮成群,管弦如沸,火树银花,异常璀璨。园中茗寮重敞,游人毕集。斯时月明如昼,蹀躞街前,惟见往还者如织,尘随马去,影逐人来,未足喻也。远近亭台,灯火多于繁星,爆竹之声,累累如贯珠不绝,借以争奇斗胜,若其稍作断续声者,辄以为负。宵阑兴剧,正不知漏箭之频催也。春原富贵,国几长春,夜亦风流,天真不夜,北门管钥,亦为竟夕不键,殆所谓金吾不禁欤,斯亦风月之余情,承平之乐事。
天津
   天津与上海同为我国的中央直辖市。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元代设海津镇,属静海县,明永乐初设天津卫,清雍正年间设天津县。清咸丰年(一八六。年)开辟为商埠。一九二八年设天津特别市,一九三。年改天津市。
天津与北京相距仅为咫尺之遥,其元夕风俗多与北京相似,其规模则稍逊京城。天津元宵灯节,系一种市井街衢的群众娱乐活动,对此,张焘在其所著《津门杂记》中,有非常细致生动地记述津地俗尚奢华,元旦至元宵,城厢内外,擎灯出售者,密如繁星。十色五光,镂金错彩。居家铺户,自十三日起,至十七日止,张灯五日。银花火树,如游不夜之城;锣鼓喧天,共庆升平之乐。沿途除路灯外,又张挂壁灯,人物写生,竟有出自名手者。并有骚人编悬灯谜,倩人摹射,以遣雅兴。游人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给。或品画工,或猜文虎·到处流连,诚乐事也。更有妇女出门踏春,红颜绿鬓,三五成群,俗谓之走百病。
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的《津沽春游录》载正月元宵日,娘娘宫大街竟日烧香者最多,且多为大家妇女,与正月初三进香者全然为同。游人倍于月初,略与除夕娘娘宫之热闹等。待至夜间,则有商户住家,自制花灯,共携锣鼓吹打,游行市衢。各式花灯,颇为美观。各商家门者,亦必悬灯挂彩,以示节日。至若各乡间,则尤有别致者。如西沽则自元旦日起,村前多衣红衣妇女,均小家碧玉,其装束多如乐子馆之元旦日者,惟衣非红缎,乃系红布尔。北省人极喜大红,即平素亦多衣红衣者,见之亦不为奇。元宵节期间不少商店均暂息业,各家陈列纸制花灯,形式新奇,加以增设电灯,光耀夺目。其灯之奇者,如绢制花篮,玻璃制宝莲灯及电灯制之飞艇等,五花八门,应接不暇。各店均休息,闹锣鼓,欢者可自由进内。伙友均甚谦恭,并招待焉。
江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江苏的扬州、苏州等城市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优越的自然条件,发达的商品经济,璀灿的吴越文化,孕育了这一地区独有情韵的灯文化。
早在唐代,江苏的扬州等地,就形成 元节燃灯的习俗a日本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就对扬州出现的塔式灯树作了详尽地记述十五日夜,东西街中,人宅燃灯,与本国年尽晦夜不殊矣。寺里燃灯供养佛,兼奠祭师影,俗人亦尔。当寺佛殿前,建灯楼;砌下、庭中及行廊侧皆燃油,其灯盏数不遑计知。街里男女不惮深夜,入寺看事。供灯之前,随分舍钱。巡看已讫,更到余寺看礼拾钱。诸寺堂里并诸院,皆竞燃灯。有来赴者,必拾钱去。无量义寺设匙灯、竹灯,计此千灯。其匙竹之灯树,构作之貌如塔也;结络之祥,极是精妙,其高七八尺许。并从此夜至十七日夜,三夜为期。可见早在唐时,扬州地区与京城长安,元宵张灯已成南北辉映之势。苏州灯品、灯市、灯会皆久负盛名。著名作家同瘦鹃在其所著《苏州游踪》的《上元灯话》中写道在宋代,苏州倒是以制灯著名的,周密《乾淳岁时记》称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种种奇妙,俨然著色便面也。梅里人用彩笺铸细巧人物扎灯,名梅里灯,也很有名;又有一种夹纱灯,是用彩纸刻花竹禽鱼而夹以轻绡的,现在恐已失传了。清代道光年间,闻门内吴趋坊皋桥中市一带,都有出卖各种彩灯的,满街张灯,陆离光怪,令人目不暇给。人物有张君瑞跳粉墙,西施采莲花,刘海戏蟾诸品;花果有莲藕、玉兰、壮丹、西瓜、葡萄诸品;禽兽鱼族则有孔雀、凤凰、鹤、鹿、马、兔、猴与金鱼、鲤鱼、虾、蟹诸品。其他如龙船灯,走马灯等,不胜枚举。《石湖乐府》序中曾记苏州灯市盛况。据说元夕前后,各采松枝竹叶,结棚于通衢。昼则悬彩,杂引流苏;夜则燃灯,辉煌火树。朱门宴赏,衍鱼龙,列烛膏,金鼓达旦,名日灯市。凡阊门以内,大街通路,灯彩遍张,不见天日。到了后来,却渐渐衰落了。明初,灯市又极热闹。旧时苏州风俗,十三夜先在厨下挂点花灯、称为点灶灯。十三夜称为试灯日,十八夜称为收灯日。而以十五夜为正日,家家都点上了花灯,还要敲锣击鼓,打铙钹,热闹非常,称为闹元宵。
在江苏南部的武进县,灯景甚为壮观于上元之夕,傅芦为炬,长丈许,于田间照,谓之照田财,以卜旱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燃炬以千万计,远近疾徐,疏繁明灭,可四五里,实为奇观。
在江苏重镇无锡上元夜断木为薪,如其月之数。架而燃之于门,佐以爆竹,名目火炉。其岁官无张灯之令,则民间自为鱼龙宝盖之属,呜钲叠鼓,众舁之以行,于是少长夜游,崇安寺尤为群聚之地。其妇女亦结队而出,名日走三桥。
其辖境相当于现在的高邮、宝应、应化等县地的高邮州,元宵结灯社,出各体灯谜,人聚而测之,谚日打虎。箫鼓歌谣之声,喧 阗达旦,竞四夕乃焚灯。
省城南京,正月初八日为灯节,有闺女出阁者,送各式灯至婿家。最要者为明角麒麟送子灯。是时夫子庙评事街两处,灯贩陈列各色纸灯,谓之灯市。十五日为元宵节,晚间各家燃灯,并以元宵祀神祭祖。元宵前后数日,城外下关,有龙灯会之举。十六日,士女均上城头,人多如蚁。俗传是日至城上行一周,可以驱除百病,谓之走百病。
在南京之北的六合县,上元,先数日鬻灯于十字街,拥塞道路。于十三日起,比户张挂门灯,为鳌山牌坊及灯谜,以供游人猜戏。又为龙虎狮豸,各种彩灯,竞相擎举。鼓乐喧阗,往来街巷。姻戚则以元宵酒果,互相馈送。至十六日落灯。夜静,妇女出游,携瓦罐、抛弃于桥梁之畔,以为禳病云。
位于江苏省中部偏西,长江之北岸的仪征县元宵前后,龙灯之外,俗尚花鼓灯。其前八人涂面扎抹额,手两短棒,日大头和尚,与戴方巾穿红绿亵日呆公子者,互相跳舞,厥后曰连相,日花鼓日侯大娘,日王二娘,日渔婆,日缝穷,日疯婆娘,凡女装者,统日色头。其男装者,日瘸和尚,日瞎道士,日补缸匠,日花鼓老。相牵串各戏文,于中择喉齿清脆者,唱滚灯,所操皆本地时绸,名翦翦花。手执莲蓬灯头小红凉蓬,日猴子头唱。惟此脚色最多。旁有弹丝弦佐唱者,日后场。主人延之家,各出串毕放赏。是若干人者,皆在门内饮啖。独后一人,高戴白毡帽,后穿白羊皮马褂,一手摇铃,一手持灯,曰王夸子买膏药。主人以所卖者不祥,屏之门外,即昔所谓社火也。世俗相沿,由来旧矣064好事者,放洋灯,飘宕天际,随风而游。或者藏头诗句,任人猜摸。猜得者,赠以笔墨笺扇等事,谓之灯社。或为高跷之戏,装各出戏文,下傅丈木于足,步出层檐,则又视花鼓一新矣。
浙江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春秋时为越国之地,数千年奥博的吴越文化所派生的灯文化格外绚丽多姿,前已述及的杭州,既是中国南方元宵灯节的典型代表,又是中国灯谜的发祥之地。在名城绍兴,上元街市张灯谓之欢门,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许。从巷Vl回视巷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日呆灯,画《四书》、《干家诗》故事,或写灯迷,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霄、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五夜市廛,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间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热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东穿西走,日钻灯棚日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万历间,父叔辈於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日蕺山灯景实堪夸,筋绦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繇今思之,亦是不恶。《绍兴府志》载元宵,明旧制驰禁十日,而越中亦颇盛。率前二后五,每至正月十三日夜,民则比户接竹棚悬灯,大都土制为多,其纸灯颇呈纤巧,麦干灯红灿如火球。朱门画屋出奇制,炫华饰,相矜豪奢。闽三齐之琉璃珠,淡淡料丝,丹阳之上料丝,金陵之夹纱羊角,省城之羊皮,燕之云母球屏,交错街衢,往往弥望。而仙释之居,亦垂彩带,悬诸华灯。好事者复箕敛于市要区,为烟楼月殿,鳌山火架,集珍聚奇,凡器具玩好,人家有一珍丽,必百法索之出,参差陈之,各以意布罨,颇有结构,远望灿烂,近视精整。向闹以戏剧箫鼓,歌讴之声,喧阗达旦,男女纵游于道,极嚣杂,巨室或由此构讼。极盛者在十五、六夜七则稍稀,八、九更益冷落,灯多悬而不烛,二十日犹有置酒者,谓之残灯,入下旬则相率撤棚释架矣。
浙省之北,南临杭州湾的海宁县,至今仍出产一种著名的工艺品名硖石花灯,即是灯文化的产物。昔日的海宁灯会,上元菊花灯最工,最盛于双庙。与元宵鼓繁音急拍,为宁邑三绝之二。人家粉圆相饷者名灯圆。。在浙江中部的兰溪县,元宵村社民家,岁轮为会首,备猪羊品物迎本境庙神于其家而祭赛焉。祭毕邀同社宴饮为乐,日元宵会。乡民亦作龙船灯。长数十丈,燃绛烛以迎,行于街市在浙省中南部的永康县,元夕张灯街市,起十三夜,至十六夜止。城市各以会为大烛导以鼓乐,舁置神庙,最大者或用蜡四五百斤,此一郡所无也。浦江县元宵灯会上的桥灯更属奇观元宵,先三四日市民各悬灯于门首,竞技巧以争胜。村乡作桥灯,雕龙头尾,中以小灯燃烽腊,连属长者至数百丈,鼓吹而迎,三五夕而止。滨临太湖的湖州,昔时辖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北城外耿家汇,每夜各铺户沿街灯彩盛悬,锣鼓喧闹,观者极多。俗以为若无此举,必遭水灾。浙东的天台县,元夜张灯,自十三日起,至十八日止,官厅驰禁。俗重十四日,是夜先祀祖先。阖宅团聚。男妇在外,苟无他故,例必归家。凡索逋逮捕等事,概行停止。圜圆之间,箫鼓殷阗。游人杂沓,颇有熙嗥之象。上元前后,乡民聚众醵资,舞狮为戏。舞狮之后,继以技击。先幼后长,以次递演。每终一剧,恒至二、三十人,皆於新年闲暇,延师学习。久练功深,然后出面相竞。以博声誉。各村皆然,相沿成习也。以盛产金华火腿著称的浙中金华县,每逢春节期间,金华城乡每年普遍举办灯会。灯的名目繁多,有龙灯、花灯、鸟灯、鱼灯、板凳灯等。节日之夜,城镇乡村,家家户户,张灯结采,灯火辉煌。迎灯队伍出动时,如同长龙起舞,壮观瑰丽。元宵节是灯会活动的高潮--万人空巷欢灯彩,合家团圆度良宵。
配合灯会活动,许多地方还举办铳会、放焰火、舞狮、踩高跷、抬花架、敲锣鼓、调柳翠等活动;有些地方还流行猜灯谜;金华低田乡望河街还盛行扎纸花,将五颜六色的皱纸花扎在青禾上,形态逼善,艳丽无比。迎花与迎灯同时进行,迎花活动结束时,大家可以抢宠取乐,所谓取利市。
湖南
   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南的湖南省,春秋、战国时为楚国之
也,源远流长的楚文化,陶冶了这里的历代人民。湖南的地方元宵1丁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浑朴热烈,久盛不衰。
隋代开皇年间设置的衡州,治所即今之衡阳。衡州的得名来自胡南最有名的衡山。唐宋时的衡州即以盛产麸金、锡、铁而著称於吐,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其元宵灯节在湖南亦堪称上乘。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曾写有一篇《衡州上元观灯记》,记载了他在咸淳十年(1274)上元夜在衡州看到的观灯盛景。其文虽嫌过於详尽,但却真实记述了衡州元宵灯会的种种景象,现引录如下岁正月十五,衡州张灯火合乐,宴宪若仓于庭。州之士女,倾城来观,或累数舍竭蹶而至。凡公府供张所在,听其往来,一无所禁。盖习俗然也。
咸淳十年,吏部宋侯主是州,予适陈臬事,常平以王事诣长沙,会改除,于是侯与予为客主礼。是晚,予以城南竞城东,夹道观者如堵;入州,从者殆不得行。既就席,左右楹及阶,阶及,骈肩累足,鳓娥如鱼头,其声如风雨潮汐,咫尺音吐不相辨。侑者集,三面之人趋而前,执事几不可由折。酒五行,升车诣东厅。厅之后稍偏为燕坐,俎豆设焉。主人既肃宾。车不得御,乃步入燕坐之次。至,儿童妇女,杂袭而争先;男子冠以上,往往引去。及献酬,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斓斑而前,或蒙面具焉,极其俚野以为乐。
游者益自外至,不可复次序。妇女有老而秃者,有赢无齿者,有伛偻而相携者,冠者,鬓者,有盛涂泽者,有无饰者,有携儿者,有负在手者,有任在肩者,或哺乳者,有睡者,有睡且苏者,有啼者,有啼不止者,有为儿弁髦者,有为总角者,有解后叙契阔者,有自相笑语者,有甲笑乙者,有倾堂笑者,有无所睹随人笑者,跛者,倚者,走者,趋者,相牵者,相扶擎者,以力相拒触者,有醉者,有倦者,咳者,唾者,嚏者,欠伸者,汗且扇者,有正簪珥者,有整冠者,有理裳结袜者,有履阈者,有倚屏者,有攀槛者,有执烛跋惟恐堕者,有酒半去者,有方来者,有至席彻者。儿童有各随其亲且长者,有无所随而自至者,立者,半坐于地者,有半坐杌下者,有环客主者,有坐复立者,有立复坐者。视妇女之数,多寡相当。盖自数月之孩,以至七八十之老,靡不有焉。其望于燕坐之'11,趑趄而不及近者,又不知其几千计也。当是时,舞者如傩之奔,妇之呼不知其亵也。观者如立通都大衢,与俳优上下,不知其肆也。予与侯颓然其间,如为家人之长,坐于堂,而骄儿呆女充斥其间,不知其福也。
在湘东的攸县,元夕,先数日张灯祀灶神谓司命又用纸画彩船,轮年分值甚靡。酒食用歌郎鼓吹,歌至达旦。十六日早焚於江浒。民有冤即迎船投状谓检察甚验。盖楚俗尚鬼矣。乡落尤郑重,贫者至于鬻男女,不敢废此会也。湘南的新田县,元宵剪纸为灯,营中或有龙灯者。乡村庆游事毕,即付之火曰送灾。
湘省南部,潇水上游之宁远县,相传为虞舜葬地,九嶷山更名闻遐迩。这里的元宵节晚间,各家必灯烛辉煌。好事者扎龙灯游
行街市,或到亲族戚友家舞弄,名日耍元宵。

   地处黄河下游以北,东临勃海,古为冀州的河北省,春秋时属燕、晋等国,秦置上谷等七郡,汉为幽、冀等州,唐为河北道,宋分置河北东、西路,元属中书省,明直隶京师,清置直隶省,1928年改河北省。历代灯节尤其是自明代以降的京城灯节对河北地区的影响甚大,在幽燕之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灯会。
旧在北京城西南的宛平县,在明、清时期曾为京师顺天府治所。现已划归北京市丰台区,昔时的宛平县元宵灯会及节日活动,丰富多采。正月八日至十六日,商贾于市集,灯花、百货、珠石、罗绮,古今异物,贵贱杂还贸易,日灯市。旧在东华门外灯市街,今散置正阳门外花儿市、菜市、琉璃厂店诸处,惟猪市口南为盛。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民间击太平鼓,跳百索,耍,E1明和尚,男妇率于是日结伴游行,亲邻相过从,至城门下,摸钉儿,过津梁日走桥儿。数日中有以诗词隐语粘于屋壁,令人破其谜,日商灯。至夜各家以小盏点灯,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日散灯。
其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昌平、密云、顺义、怀柔县等地的昌平卅,明正德元年(1506)设置。元宵通衢及寺庙张灯为乐。自十四日始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每夜举放花炬,男女群游,谓之走百病。且以绳跳跃为戏,谓之跳百索,其郊荆村落,率编竹为河流九曲之形,谓之黄河灯老稚嬉游其间,必随湾旋转,否则迷不得出。
辖境相当於现在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区的永平府,元大德四年(1300)置,望日上元,官举乡饮,通衢张灯,谓之正灯,官举火树,民放烟火,观或达曙。男女群游,谓之走百病。在杂技之乡吴桥县,元宵张灯祭月,烟火杂剧。妇女往南堤圣母庙进香求嗣,夜出观灯;士子拜文庙。花爆灯火,彻夜不休。
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满城以南,安国、饶阳以西的定州,唐宋时即以织造绸绫、刻丝著名,宋时更以定窑名瓷声闻中外。上元日以竹丝制人物故事,花果禽鱼及以楮剪人马,火以运之,名走马灯。系烟火药炮于高棚,自下燃之,次达于顶。设灯于塔,望如列星。以油髓粉圆为节食在新河县,元宵日结彩张灯,萧鼓喧阗,巷置火树,游人往来观赏在曲周县,上元前后为元宵,人家再祀天地祖先,村落结山棚、提傀儡、会酒食。城市街心悬灯或彩笺作联句,巷缚火树银花,排灯作天下太平等字,谓之灯山,香车宝马,彻夜笙歌。席间张灯,饵粉作丸置汤中,谓之元宵。清直隶志书云又有苕帚姑、箕姑、针姑、苇姑者,皆女巫。因走病而逛诞其俗也。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的山东省,春秋时为齐鲁之地,在孔子的故乡历代元宵灯会形成带有浓郁齐鲁文化色彩的年节活动。
地处山东中部的淄川县,现已划归淄博市。元宵张灯,前后凡三夜。俗日十四主麦,十五主谷,十六主豆。月明风恬者收登也。临水者多放河灯邻近的齐东县,元宵沿户张灯饮酒作乐。十四日至十六日,初昏时有风则歉,无风则丰,谓之占岁灯。位于山东省北部的沾化县,元宵灯会的游乐活动可谓别出心裁元宵节,家悬灯於门,燃灯於天地家庙及各处所。好事者或扎呼台高丈余,上分内外,悬花红于檐前,以树彩标。此晚灯烛辉煌,花炮震烂台下倾耳者,不可胜计。鼓罢发呼如射覆状,一呼百应,得之者金鼓迎上,给花红。乐人高歌侑酒,三觥而下,喧哗几通夜。位于山东西南的城武县即今成武县,正月十五蒸面茧,前后三夕,设面灯置户慵几榻罂釜问。相去不远的曹县,上元张灯,火树银花,三日不绝。俗尚雪花灯,净白连史纸剪成,一岁之力,止成一灯。外标雪花,内行连环细错,有三层四层,极其工致。当前惟杨氏灯至七层焉。每逢佳节,户悬此灯,一望缟素缤纷,如同雪幕,游人遍历,因占女工焉。又元宵士女过石桥游烈女寺,城内艮方、李光禄赐葬处,翁仲拱列,有疾者是日往炙石人,而游观士女,络绎成队,与省会都下略相似。
位于山东半岛东端的登州府,治所在牟平,上元好事者作灯谜於通衢。群众观之。谓之打独脚。在牟平以西,北临勃海的招远县,元宵节放灯三日。街市相对挂彩绳,缀系灯其下,谓之过街灯,庭中设宴,放筒花饼花。大小不一,杂以火炮起火,谓之放散花,市肆巷,则居民敛钱,架烟火放之,谓之放大架花。又有好事者陈百戏,鸣锣鼓为节,嬉游竞夜。
在山东省会济南,上元灯市,至十八日止。隔五六家,即安一灯架,高约丈许。或嵌玻璃,或糊纱绢,彩画各剧,谓之灯牌楼,街衢恒如白昼。
位于山东北部的惠民县,元宵,张灯火,放花炬,酒筵乐歌,竞为欢会,前后凡三夜。三日内,有风为歉,无风为丰,名日占岁灯十六日,男女盛饰游眺,日旰始散,名日走百病。
明时兖州府治所在滋阳,即今山东的兖州。张岱撰《陶庵梦忆》对这里的烟火有详细的记载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烟火必张灯,鲁藩之灯灯其殿,灯其壁,灯其楹柱,灯其屏,灯其座,灯其宫扇伞盖。诸王公子、宫娥僚属、队舞乐工,尽收为灯中景物。及放烟火,灯中景物又收为烟火中景物。天下之看灯者看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殿前搭木架数层,上放黄蜂出窠,撒花盖顶天花喷礴。四旁珍珠帘八架,架高二丈许,每一帘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大字。每字高丈许,晶映高明。下以五色火漆塑狮、象、囊驼之属百余头,上骑百蛮,手中持角牙、犀角、珊瑚、玉斗诸器,器中实千丈菊、千丈梨诸火器。兽足蹑以车轮,腹内藏人,旋转其下。百蛮手中,瓶花徐发,雁雁行行,且阵且走。移时,百兽口出火,尻亦出火,纵横践踏。端门内外,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看者耳目攫夺,屡欲狂易,恒内手持之。昔有一苏州人,自夸其州中灯事之盛,日苏州此时有起()火,亦无处放,放亦不得上。众日何也?日此时天上被烟火挤住,无空隙处耳。人笑其诞。于鲁府观之,殆不诬也。
西
   地处华北平原以西,黄河中游以东,因位于太行山西而得名的山西省,春秋时为晋国。历史悠久的晋文化也接纳了灯文化这一光耀山西高原的品种。
山西的泽州,辖地相当于现在的沁水、阳城、晋城、高平、陵川等地。,上元设脯糟果醴,悬灯於门旁。列炉焰名云人火,火光腾灼,萧鼓喧阗,往来裙屐,秉夜嬉游。十六日乡域男女,拥趋厉坛,以艾灸柏树,谓之走百病。秦时即置的马邑即今之朔县,旧时的元宵灯会中,上元张灯于大门外,垒土为台,架炭其上而燃之。向有作烟花火树以供神庙者。武职衙门于是夜举放火炮,祭火神。
河南
向有中州、中原之称的河南省。古为豫州地,奔流不息的黄河,养育了这里的世代人民,也孕育了这里的中原文化,元宵灯会更闪烁其中。
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汲县,正月十四至十六为上元节,各处有牌坊鳌山灯棚,食元宵,或举放烟火,扮秧歌。十六日妇女联袂出游,名日走百病,十九日,俗称是日为小添仓,凡礁磨缸囤皆燃灯念五日,俗称为大添仓,
在旧时的比源县,元宵灯节期间。有种种风情民俗活动,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元宵节日风俗图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谓之灯节,各家用芊草束缚成把,插纸花于其上,分散各粪堆旁,各日·散花。又以秫荷数根,将一端劈成篾子,每篾尖端,仍扎一短节秫秸,插于户外檐旁,谓之挞鬼棒。晚间,以米面制成之灯盏,添油少许,点放各处,谓之灯山。儿童辈伺无人时,将面灯偷回大嚼,谓之偷灯盏,意谓此灯系神明之物,食下必能免灾病。点灯毕,男女老少,无不华服靓装,联袂出游谓之大观灯又日消百病,各村适中之地,皆设一公共神棚。神棚内预购各种烟花玩艺,如手筒花、泥筒花、两响炮、传掷帘、起火箭、炮打明月、炮打五子等名目。繁盛之区复有花伞、花马、火旗杆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俟全村人集齐后,其取出四下分放,名日放烟花。火花耀地,锣鼓喧天,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当有他种游戏,最勇者有三种一日撑旱船,以秫秸扎成船形,船上扎一小屋,糊以五色纸,二人立于船内歌唱。二日赛高超腿,扮演者至少须四五人,装成男女各形状,插科打浑,至堪发噱。三日打狮子,二人蒙纸糊狮子皮,一人作杰士状,手持三股钿叉与狮子争斗,盘旋跳舞颇为壮观。此灯节游戏之大略也。
西
   踞地黄河中游的陕西省,春秋、战国时为秦地。秦、汉、隋、唐等代都在陕西建立都城,其历史文化积淀极为丰厚,陕西的地方年节灯会亦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唐天宝七年(748)所置成宁县,历与长安县同为京兆府、奉元路、西安府治所。元宵为粘糕面茧,俗为乞蚕及元宵圆,以献祖先,馈亲友,惟新亲为盛。佐以衣物酒果花火灯烛之属,谓之宁灯贫富有差。在安葬着汉武帝的茂陵所在地兴平县,元宵居民各立社会,宰猪羊,设香烛,张鼓乐,或庙或家以娱神。灯火甚盛,游乐达旦。地处陕西西南、大巴山北麓的西乡县,元宵三日,间巷张灯结彩,各陈果,俟官府游玩称觞,上下同乐,在凤翔县,元宵张灯,起十三,终十八,俗重十四夜。
安徽
地处长江下游的安徽省,既以秀美的黄山闻名于世,又以黄梅戏、凤阳花鼓声闻海内外,徽州文化凝重丰泽,元宵灯会翳有风情。在安徽北端的萧县,上元夜燃灯于天地祖先,遍散门堂户牖,视灯结花何以,便兆此年丰收何物。乡饮酒礼,亦行于此日,敬老乞言,尚有古风。
以盛产徽墨61歙砚名闻全国的歙县,共《歙县纪事诗》中有一首描写元宵灯会的诗写道元宵灯火闹长堤,舞出神龙振鼓鼙。争向龙头请龙烛,烛笼双引入香闺。该诗注云元宵嬉灯,极其喧阗,钜丽龙灯,互数十丈,舁以数十人,游行村市。请烛者以烛易残烛,得子则加酬之。
治所在今安徽寿县的古寿春县,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皆谓!?悬灯彩于门前,喧鼓乐于庭际,谓之·闹元宵,俗谓不若是瑟兰当沓·城乡男女,皆空户出游,谓之走百病,以产文房茜主!称的安徽徽州,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竺苎粤西婺源等地。徽州每年正月十三即学办观音灯会,据传三三竺代,是由砖雕师付们发起的。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将在五三尊精心制作的花灯挂出来,形状各异,材质各异,灯上绘制人物妄妻山水风景,将大门两侧以灯装饰,最少的也得挂上八盏彩灯。有竺查三令家则挂出六十四盏。将门楣、山墙、侧檐下的砖雕照得清篓楚楚。人们一边观灯,一边看富于地方特色的砖雕。对灯彩磊磊譬进行评说,形成了这两种民间工艺品的竞赛。以纪念观喜茹竺为题旨的徽州翠音灯会,既是这里的年节游赏娱乐活动,妄苎种民间工艺美术的观摩和交流活动。年复一年的观音灯会,促进了徽州地区版画、砖雕、篆刻艺术的发展。西省四面环山,物产丰饶、景德镇瓷器饮誉古今,庐山之秀在赣省北部的靖安县,元宵张灯作乐,拜祷於各庙,会首募缘以助灯油。先县官以及儒学,各街随意施舍,以记於簿,以及士夫乡曼谓之写灯。在滨临鄱阳湖的新建县,上元张灯家设酒茗。乡俗是日扫墓,插竹为灯。省俗则於元夕前后,修垄致祭焉。在江西中部的永丰县,元宵悬灯中堂,以米粉为丸相饷,谓之上元圆缙绅家陈萧鼓,举觞高会。市儿好事者携花火,乱放通衢,踵接肩摩,喧闹达曙。至廿日始撤灯及楮钱而火之,谓之忏灯。谚云烧却门头纸,各人求生理。
广
   我国南部的广东省,古时为百越之地。富饶的珠江三角州孕育的粤文化,积厚流广,地方元宵灯会亦亮丽奇美。
以盛产端溪石砚久负盛名的端州府,辖境相当于今肇庆、高要及高鹤县西北部地区。元夕家户张灯,街市巧匠,用火药彩纸制造烟火。机窍藏故事。每月一层,闰月加之,从下上焚旋转,光明可爱。
粤省北部的交通要道南雄府,元夕闹花灯,少年子弟鲜衣炫服,擎龙舞狮,所到人家,俱送酒肴银钱,取龙须线系小儿带上,云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炬照床下,云产贵子。灯事毕,憔龙收其首,悬之梁上,里中有耒举子者,亲友备酒植,送花灯悬贺,得子后主人设宴酬谢。
以盛产端砚、花草席著名的高要县,元夜城市作灯,箫鼓喧阗,游人歌唱,以花筒相胜。童子则手擎小鼓,声相应响,谓之拍鼓乡落亦然。位于广东省西南的阳春县,元宵结鳌山于神祠之前,谓之还愿,各旷地架秋千为乐。男女皆与更唱歌和,不少忌讳,惟大家知礼义者不然。地处漠阳江下游的阳江县,元宵城市张灯,年前生子,必送花灯于庙观。初十、十一晚开灯,十六晚散灯。备用牲酒楮财告神毕,邀亲朋聚饮,谓之饮灯酒,现已合入封开县的旧封川县,元宵里闹祠庙,剪楮为灯,极其纤巧,每盏可值银三四两,观毕即以焚之。来年再醵金以置,谓之灯原。

   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的湖北省,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楚文化流光溢彩,辉映古今。元宵地方灯会亦各领风采。
在鄂省中部偏东的云梦县,上元日,道家作天官会,是夕灯火接天,笙歌盈市。
湖北省中部偏东,地处滠水流域的黄陂县中,元宵节,一村落必有一村落之灯会,虽日灯会,皆非夜色。其布景殊有可观。其牙牌日贺春王正月,贺天子万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风十雨,万紫千红。牙牌后,即高跷锣鼓。其龙灯或有绘,或彩绣,视村落之贫富焉。到邻村庄,每户必设香案,以龙首据案享受。随龙有四老者,衣冠立香案左右。察看香案之营业,祝以吉语,户户如之。然后鸣炮舞龙,炮不尽,舞不止,熙熙攘攘,人喜神欢焉。近则龙灯炮仗悬为厉禁。至二十日后,送灯入庙,嬉事毕矣。
在鄂省南部,长江北岸的监利县,上元,至十一日张灯,至十五日尤盛。裁缯剪纸。像人物花果龙禽鸟,陈列门首。士女嬉游达曙。元夜,迎紫姑,卜问丰歉,各乡村燃炬火以照田间,声彻远近,渭之赶门狗。食粉饵曰元宵。

   以福州、建瓯两地首字得名,地处东海沿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福建省,闽文化浩若烟海。工艺品以漆器著称,地方灯会以游乐见长。
福州府是我国古代船舶前往东南亚的出海日,辖境相当于现尤溪日以东闽江流域和洞宫山以东地区。上元灯球燃灯,弛门禁,自唐先天始。本州准假令三日旧例,官府及在城乾元、万岁、大中、庆成、神光、仁王诸大刹,皆挂灯球,莲花灯、百花灯、琉璃屏及列置盆燎。惟左右二院灯各三或五,并经丈余,簇百花其上,燃蜡烛十余炬。对结彩楼,争靡斗焰。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舞狮之像,纵士民观赏。朱门华族,设有看位,东西衙廊外,通衢大路,比屋临观,仍弛门禁,远乡下邑来者,通夕不绝。彩山,州向谯门设立,巍峨突兀,中架棚台,集俳优**大合乐其上渡江后停寝。绍兴元年,张丞相浚为帅复作,自是不废。观灯旧例太守以三日会监司,命僚属招郡寄居者,置酒临赏。既夕,太守以灯炬千百,群妓杂戏·迎往一大刹中以览胜,州人士庶却立跛望,排众争观以为乐。在闽东濒临东海的罗源县,正月十二至十八夜为元宵,各家及六前设灯·艳丽相竞,各境神祠,盛陈珍玩,笙乐通宵,士民游玩·仍择吉各迎境神装扮故事,夜则各家装灯,遍绕各境,谓驱邪祈福。㈣ 在福建西北部的将乐县,元宵,俗称初九日为天旦,于是日五鼓试灯。自是连夜张花灯,竞花炮,笙歌彻夜,至二十二日乃止辖地相当于现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地的邵武府,上元观灯,初十起至十五日止。日则舞鬼夜则悬灯,谓之·庆元宵。里社祁年,各坊会首,于月半前后集众设醮于里祠,是夜绕境迎香,谓之净街,各家设香焚楮送之。地处福建九龙江流域的漳州府,元夕自初十日放灯,至十六日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纸为花,备极工巧。别有往来行乐善歌曲者,自为侪伍,张灯如雨盖,名目闹伞。又有神祠设醮,祈安迎神,醮饮
庙中日集福,史巫纷若名打上元。现已并入福建龙海的海澄县地,元宵自一夜至五夜,港口城之河子新旧桥之两虹看斗烟火。其斗也不事高隆,鞭花水凫火马之具,断竹而实火日·响莱喷可数丈;裹纸杖而实火日飞鼠,鼠飞无声色。融人衣始炽,愈扑愈焰。又揭竿而侑之,所著头目衣冠,明日皆为焦烂。上客竟夜达旦,驴烟色,雾罩尘笼,人不得趋,路不得辨。
广 西
   南临南海北部湾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素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声闻中外,这里的元宵灯节虽无内地其他省热闹,但也不只是汉族参与的年节活动了。
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州、灌阳两县的全州,元宵悬灯于庭,男女辈问往其邻近亲戚之家,俗谓逻灯,
位于广西东南部,北流江上游的北流县。清人《北流日记》同治五年(1866)正月十五日写道夜微雨。北俗以十余家为一社,醵赀制灯一盏,周环以玻璃小球,中间彩胜,或麒麟送子,或状元游街,寓送子意也。是夕金鼓如雷,爆竹飞电,迎灯于社公之前。凡会中人即社神前卜以盔玟,有卜得者,化言神所赐也,即送灯于其家,主人于明日张宴以酬会友之未得灯者。明年,得灯之家,仍旧制独制一灯。亦听卜于社公,以送同会之家。必待会中人次第得灯毕乃已。故创一灯会,非十余年不能已,而北俗最重之。

   以地处云岭之南得名的云南省,秦时为滇国地,历代简称滇。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但灯文化之光依然闪烁其间。
旧云南府治所在今昆明市,辖境相当于今云南绿丰、易门、晋宁、宜良、嵩明等县问地。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携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
在明时的云龙州即今之云龙县,元宵前迎三祟神,沿街立松棚,设供献,张灯爆竹歌舞,旬日送回。
纵观云南,元夕家家燃灯,亦有鱼龙走马,及鳌山诸戏,然皆染纸为之,无他奇巧。市上结彩为架,作松棚,如小屋然,燃灯其中,游人歌舞达旦,然皆自十三至十五而止。至于花炮烟火之属,皆远不逮他处。

   地处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旧以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得名。春秋时属秦和西戎,汉时为凉州。黄土高原与河西走廊构成了甘肃特有的自然景观,敦煌宝窟与丝绸之路积淀了甘肃独有的文化艺术。元宵燃灯的习俗很早便进入了这一多民族地区。灯文化在甘肃的集中体现,是敦煌唐人正月十五日燃灯的习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敦煌民间文学的文体叫燃灯文。据《碧鸡漫志》记载,唐玄宗曾借道家法术前往西凉州观灯明皇用叶法善术,上元夜,自上阳宫往西凉州见灯。以铁如意质酒而还。遣使取之,不诬。这显然是一段虚构的传说,但在唐时敦煌唐人已有燃灯的习俗却是事实。唐天复二年(902)沙州节度使曾规定从今已往,每月朔日前夜,十五日夜,大僧寺及尼僧寺燃一盏灯。就是这一盏灯,揭开了边远的敦煌地区元宵燃灯的历史。
在敦煌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l3的燃灯节,到了这天,僧官、寺主、大众都要到莫高窟燃灯拜佛。敦煌还有组织燃灯社的风俗活动,利用公众捐助的办法,来支撑燃灯节礼佛的各项开销。
从敦煌现存写本中的一些《燃灯文》可以见到,这是民众在观灯节时,为了祝贺节日而朗读的文章。宣读燃灯文是正月十五日观灯节庆祝活动中十分隆重的风俗仪式。届时河西节度使派人前来参加,故《燃灯文》中有祝皇帝圣寿遐长,四海休戈,八方晏静之辞,又有祝河西节度使已躬还寿,禄位已日月奇扇之语,更有祝全敦煌合邑清泰,百福盈门之句。《燃灯文》既有祈福消灾之意,又有弘扬佛法之旨。
在敦煌观灯节上所燃彩灯,其工艺水平不亚于中原地区其代表作有灯架高大。分枝矗立,形状如树,点挂上千盏灯的灯树;还有在灯罩上绘刻各种图形,点灯后显出各种影象,龙仙夜观,浮影卷接日白宣同菠由丽昆如控缬来的影灯;更有燃灯文称作吉祥重备、银轮万圣的灯轮。
在甘肃的宁州,宋时庄季裕《鸡肋篇》中写了上元节时出现的一种慧星灯。可谓匠独运宁州城倚北山,遇上元节,于南山巅维一绳,下达其麓,以瓦缶盛薪火,贯以环索,自上坠下。遥望如大奔星,士人呼为彗星灯
四川
   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省,地处中国的大西南,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物宝天华,地灵人杰,巴蜀文化异彩纷呈,历史上的成都灯会更执西南地区之牛耳。
四川省会成都,自唐时即于元宵张灯,费著《岁华记丽谱》曾记有唐玄宗于元夜由叶法善相陪在成都街市观灯,在富春坊饮酒赏夜的传说。五代蜀王孟昶时的四十年中。间亦放灯,率无定日。宋开宝二年(969),命明年上元放灯三夜,自是岁以为常。北宋时又增为五夜,南宋时增为六夜,明朝延为十夜。成都灯会素以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慈寺的水灯声誉最高,并UX龙灯、狮灯、车灯等逛游街市里巷。据《华阳县志》载俗谓之上九,是夕始放灯,日出灯。有狮、龙、竹马、走马、鳌山、采莲船诸名。十五日谓之元宵,市井祠庙结棚张灯,光明如昼。成都有条街叫灯笼街,即是因制作出售各类花灯而得名。宋代人庄季裕在其《鸡肋篇》中写道成都元夕每夜用油五千斤,他可知其费矣。
川南的井研县,正月初九开始出龙灯、狮灯、牛灯、花灯,日夜不断。正月十五元宵节,白天有各种灯和平台、高装、地会等游行,入夜烧花,鸣放各种烟花,闹至天明始散。称闹元宵,元宵一过,欢度新春的活动就告结束。
汉时即置的江阳县地,即地跨长江两岸的泸县县城万月初九至月望,此数日晚间,七门五保,竞赛龙灯。其沿行时,前有高照一对,次则纸灯一盏,上书庆贺上元,四字。后随无数纸灯,所谓云里福灯、斗风车灯、鱼兵灯,、虾将灯,等等,名目繁多,不可胜举。复有火弹、灯球,光怪陆离。其最妙者,有两种一为水棒蛇灯·灯中燃油纸条,二人肩之游行,忽往忽来,灵活异常;一为龟丞相,扮龟丞相者,首冠纸制之丞相帽,背负筲箕,上画八卦,物持木瓢,瓢中燃油,腰挂口袋,袋装松香末,时撒松香于瓢上,烟火闪动,眩人眼目。此后继以龙灯,龙或纸扎者,或纱糊者,灯中亦燃油纸条,前呼后拥,招摇过市,大呼日拿花筒大炮来!,好事者于龙灯过处,出花筒、火炮、黄烟、地耗子、滴滴、金地花等等,向龙灯燃放。观者填街塞巷,锣鼓喧闹,火星乱落。戏龙灯者,赤身跣足,盘旋跳跃,含橄榄,以解热毒。遇人燃放花筒火炮,彼等即戏龙灯。及至龙灯已烧剩一篾筐,戏龙灯者,乘隙潜去。而扮龟丞相者,依就往来跳舞,兴致不减也。此系四川旧习,时和世泰,人民逢场作戏,藉资寻乐。
哈尔滨
   前面我们已对部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元宵灯会的场景和习俗作了一个简约的扫描。因为在中国灯文化的演进和发展中,北方的哈尔滨和南方的自贡市,在新的历史时期推陈出新,将灯文化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给地方灯会注入了新的内涵,新的功能,故此特将哈尔滨市和自贡市单列记述。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位于该省南部,松花江沿岸。哈尔滨在古时为一渔村,哈尔滨满语意为晒渔网的场子。在铁路通车后才逐渐兴起,发展为城市。哈尔滨于l932年设市。现已成为东北地区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是以机械工业为主、麻纺、制糖、造纸、建材、电子工业亦较为发达的工业重镇。
哈尔滨的冰灯会和冰雪节已蜚声海内外,冰灯会和冰雪节,其源盖出于冰灯,因此我们还得从冰灯说起。
前文已经论述,我国的冰灯早在明朝时已显现其身影。清代的史籍中,更记述了高达五六尺的冰灯在黑龙江元宵灯节上的亮相和傅青主在山西指挥民工凿开汾河之冰制作冰灯的情景。关于冰灯起源的民间传说,除前面述及的巴图鲁力杀九头鸟外,还有一则马夫发明冰灯的传说相传古时候一马夫在寒冷的冬季拎桶提水饮马,将水桶置于露天忘了提回屋内。后来桶中的剩水结冰成坨,马夫将桶提回屋里,在桶内的冰坨顶部凿了一个洞,倒出桶里冰坨内未冻的余水。待一会儿之后,因屋内温度升高冰砣与桶壁分离,遂成冰罩形状,马夫将冰罩置马槽旁,夜间喂马时,将油灯放在冰罩内,任凭风吹雪打都不再熄灭了,这就成了最早的冰灯。后来,一些农家门前也摆上冰灯,灯内点蜡烛,用于冬季的夜间照明庭院,此后,冰灯的制作传入了城镇,冬天在一些店铺门口挂上冰灯,以照路人,招徕顾客。这则传说既有民问生活气息,也较符合自然科学的原理。前文述及的巴图鲁的传说虽充满了理想色彩和英雄主义,但显然是虚拟的,至于另一种传闻即1962年哈尔滨市一位老· 太太在冬天往水桶里泼水冻成一个冰砣成为了现代冰灯的开端则完全是不足为凭的。
冰灯进入元宵灯会的时间很难考定,但从《黑龙江外记》的描述看,冰灯至迟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已在元宵节城中张灯五夜时成为供人观赏的佳品了,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的《热河风俗记》载,在民国初的热河元宵灯会上,又有一种冰灯,于腊月最寒之日,预先制就木架,或六角式,或四角式,取水淋之,随结成冰,然后悬于地窖内。至灯节,乃取出挂于檐际,中燃以烛,颇觉新颖有致。
晶莹剔透的冰灯,给人无尽的遐想和智慧的启迪。l96327日,哈尔滨市园林部门在当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倡导下,在兆麟公园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冰灯专题展览,当时即取名为冰灯游园会,展出了一千余盏制作还较为简单的冰灯以及数十个冰花,游园会轰动全城,人民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灯,游园会取得空前的成功。中国灯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了新的载体和传煤。
在首届冰灯游园会取得圆满成功的鼓舞下,哈尔滨人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智慧,次年即筹办了第二届冰灯游园会。松花江取之不竭的天然冰成了冰灯和冰雕的主要原料,经过艺术家们的巧妙构思,赋与了这些巨大冰块的新的生命。冰灯艺术家和能工巧匠们,运用锯、刨、凿、雕、刻等种种工艺,将透明的冰块制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玲珑剔透的楼台亭榭,塔坊碑桥,再配以彩色灯光,将冰灯会造就成了水晶世界、玻璃乾坤,恍然如入仙境,形成了哈尔滨特有的冰景奇观,冰灯会再度引起极大的轰动效应,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兴奋,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哈尔滨灯会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格韵,誉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灯会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办,至l979年方重放异彩。人们怀着久违的心情和渴慕的心态从全国各地涌向北国灯城。哈尔滨市政府因势利导,提出把办好冰灯游园会当作 搞好全市人民生活的l2项大事来抓,亲1982年成立了常设机构--冰灯办公室,进一步调动了全市人民办冰灯会的积极性,通过统筹规划,冰灯艺术家们更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当年举行的第八届冰灯游园会其规模之宏大,冰灯之多样和冰雕的艺术品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明确的景区划分,鲜明的艺术主题,以及形、声、光、动的有机组合,使冰灯会以更加绰约的风姿,出现在中外游人的面前。
改革开放的大潮,市场经济的旋动,给哈尔滨冰灯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哈尔滨市政府作出决定,自1985年起,每年l5日为哈尔滨市冰雪节。源远流长的中国灯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孕育出了一个全新的灯的节日。198515日,哈尔滨第一届冰雪节揭开了帷幕,为中国灯文化的历史,增写了新的篇章,首届冰雪节历时一个月,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冰雪节在哈尔滨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1986年第二届冰雪节起,年年岁岁冰相似,岁岁年年灯不同。冰雪节期间,人们不断丰富艺术品类,不断更新表现手段,不断增加商品洽谈、交易和展销会内容,将美伦美奂的冰雪节逐步发展成为集娱乐观赏、文化旅游、经济贸易、物资交流为一体的国际性的节庆活动。

   地处四川省南部的自贡市,既以千载盐都饮誉古今,又以恐龙之乡名扬四海。随着中国灯文化在这里结出的累累硕果,自贡又以南国灯城蜚声中外,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成为了中国彩灯文化的突出代表。在干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独点鳌头。万千灯彩,凝聚了中国灯文化的精华,展示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发扬了中国灯文化的传统,自贡人民的智慧和灵感,在天下第一灯中熠熠生辉,中国灯文化的传承线路,在自贡灯会里找到了新的起点。
自贡地区的年节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自贡自汉章帝时(7688)开始井盐生产以来,因利所以聚人,因人所以成邑,走过了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的道路。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被历代史家称之为温温乎礼义之邦,习俗知礼逊,淳厚守礼,善邑也。南宋淳熙时曾在这里摄理州事的陆游称誉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有诗书乡。随着井盐业的发展,自贡地区逐渐成为史称熬波出素,商旅辐凑,饶沃衍润,过于他郡,人以是聚,国以是富的井盐之都,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盐业经济的繁荣,使自贡地区形成了以盐文化为其特质的地域文化,同时也促进了这里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年节灯会即是该地区盐文化集大成之会节。
据史籍记载,自贡地区自唐宋以来,即有新年燃灯的习俗,是皆承平嬉戏,姬索诸技,唐宋具祥焉。 同的是除元宵前后放灯外,还有在清明节放孔明灯,中元日盂兰会放河灯的习俗。
自明清时期以降,自贡地区每逢元宵之时,灯彩照夜,炬光映天,民间狮灯舞、龙灯舞、花灯舞、戏剧杂技、竞相献艺,游人如潮,观者如堵。新年灯火甚盛。唐人称火树银花合者。盍林立矣。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日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林雕楼,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然()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沪所不见也。从上可以看出,在新春灯会上,外国人亦成了观灯游客,并看到了京城和外埠所看不到的瑰丽景色。
清末民初以来,自贡地区的灯会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元宵之夜的灯会上,竖灯竿,建灯亭、耍狮灯、龙灯、车灯、牛儿灯、放鞭炮、焰火,各类游艺活动通宵达旦。清宣统元年(1909)自贡地区举办过称为皇会的盛大灯会,除上述项目外,还有富于特色的瞒天过海。即在市区主要街道上,满立木架,用白布严密遮盖,白布上剪贴有皇恩大德、国恩家庆、普天同庆等字样,以及飞禽走兽、人神仙怪等图案。白布两侧用竹篾缠纸制作长藤瓜蔓,藤蔓上再扎满纸、绢剪就的瓜叶,其间点缀丝瓜、冬瓜、南瓜之属,宛似豆棚瓜架。布棚下边及沿线店铺门前悬吊各式工艺彩灯、物象灯以及诸如娃娃撤尿、胖婆洗澡等趣味灯。游人在布棚下穿行游览,抬头不见天日,谓之瞒天过海。这样规模宏大的瞒天过海,在1915年为悼念黄兴、蔡锷逝世还在自贡举办过一次。此外,自贡地区在每年的十月十日举行万人空巷的提灯会,元宵期间的提灯会更为热闹,从正月十三日起达到高潮,入夜时,以一些大家族为主体的队伍,一批又一批由闹年锣鼓开路,在主要街道上游行,灯火成行,辉煌齐整,夜间的街道成了流动的灯河。提灯队一般以锣鼓队排头,然后是x,大纱灯,接着是四对或五对圆灯,再后是竹编的曲油纸糊制的长型方灯,灯上书写朱红大字标明某某姓某某堂,方灯后面是亮筒子,亮筒多用竹牵藤蘸油点燃,后来加上用手提的马灯,提灯会成为了自贡的元宵胜景。194593日,自贡市为庆祝抗战胜利,还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火炬游行。至l947年随着国民党统治的崩溃,延绵不绝的自贡灯会烟捎灯灭。
新中国建立后,自贡一度中断的深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春节灯会逐步恢复,重放异彩。l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灯会。从此,灯会规模由小变大,工艺制作从粗到精,灯品灯具由个体发展为灯组群体,灯具由不动变为联动,展览由平面组合发展为立体组合。除文化革命期间曾中断外,至l4年,自贡化灯会已在本地举办了十一届。自贡灯会荟萃千光万彩,砌就玉宇琼楼,更有无数精品,无限情趣,其场面之宏陶灯组之精妙,地方风情之浓烈,在国内均首屈一指。自贡灯会以气势壮观,规模宏大,灯景交融,层次迷离为总体特色,形、色、声、光、动有机融合,以其特有的风姿展示无穷之魅力,载誉神州内外,吸引游人如潮,使人流连忘返,年年当忆今宵。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自贡灯会更向着经贸型、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自贡灯会融传统的灯彩工艺与现代的科学技术为一体,集文化娱乐、旅游观赏宣传教育,贸易洽谈于一地,以灯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贡灯会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无锡、拉萨、九江、鞍山、长春、常德、潍坊、西安、乌鲁木齐、兰州、台中、香港等城市展出,将中国灯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0年始,自贡灯会走出国门,先后在新加坡、泰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展出,将中国灯文化的异彩流播到海外各地,国内外观灯人数达四千多万人次,国内不少城市,域外不少国家都正在翘首以望一睹天下第一灯的风采。
   自贡灯会不仅获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而且获取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1988年起,没有向国家财政要钱,办灯会的种种费用,都靠从门票收入中来解决。其盈余又投入发展灯文化事业中,形成了良性循环。灯会的收益不仅创建了全国唯一的中国彩灯博物馆,而且组建了自贡市灯贸公司,接办了自贡市彩灯公园。在自贡,制灯、展灯、举办灯贸交易会,已逐步形成城市经济中的一项新的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自贡本地的历届灯会和历次外展中,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签定了大批经贸合同和技术合作项目,商贸成交额前后达80余亿元。灯会直接经济收入达两千多万元。为自贡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了城市建设、旅游业、商业、文化娱乐业的发展。
历史给盐都美称,灯会给自贡辉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自贡灯会,必将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酌光彩,继续为中国灯文化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鼎尚彩灯专业从事自贡灯会,春节彩灯,元宵花灯,彩车彩船,仿真恐龙,灯展,灯光节,景观雕塑等艺术工程的彩灯公司.热线电话:13330809955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